被簡化打亂之字
漢字的獨特美麗,有一部分便來自其相互關聯。相互關聯中也攜帶着歷史信息,讓今人也可體會先古之人。
然而簡化字粗糙拙劣,不論是故意還是無意,都將許多原本相關的字打散,或讓許多原本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字貌似成爲一組。這導致這重效用減弱不說,還增加了識字難度。
此順已之意,總結常見字中那些因簡化而打散或亂組的字。(衹說明被修改的字,未被修改的如有必要方進行解釋)
- 漢 嘆 難
- 歡 灌 獾
- 雞 奚 溪
- 戲 嚱
- 鄧 登
-
轟 聶 矗 品
上六歸爲“又”,屬簡化字中最爲龐大的“‘又’字家族”;五之後二字爲類字
-
燈 鄧 登 瞪 凳
上有歸爲“丁”,有歸爲“又”,有不變
- 還 環 寰
-
壞 懷
上二歸爲“不”
-
熱 勢 藝 陸
上有歸爲提手旁,有下半歸爲“乙”,有歸爲簡化的“擊”
-
執 報 幸
上歸爲提手旁
-
執 報 熱 勢
上不同歸爲相同(提手旁)
-
隋 隨 髓 橢
上部分“左”完整,部分被殘
-
孫 系
上歸爲“小”
-
獵 臘 鬣
上歸爲“昔”
-
應 膺 鷹
上有殘,有不變
- 適 謫 嫡
-
辭 亂
上二歸爲“舌”
-
雨 雲 雷 電 霞
上有去“雨”,有不去
- 種 鍾 重
-
鐘 童
上二歸爲“中”
另,大陸簡化字表後來又加上“鍾”(金字旁被修改),但僅限姓氏,以爲區別 -
盤 般
上歸入“舟”
-
優 憂
上歸爲“尤”(憂取“懮”)
-
專 傳 團
上同部有簡化,有併入他字(寸)
- 價 贾
-
階 皆 諧
上二歸爲“介”
-
戶 所
上與“戶”有關,有改者有不改者
另,“启”“啓”本異字,“启”與“戶”相關,“啓”引其音 -
關 開 門 問
上有去“門”,有不去
另“關”“聯”皆轉 -
鬥 鬧
上有轉爲“門”者,有併入“斗”者。
-
雋 巂 攜
上有變,有不變
- 臺 薹
-
台 怡 詒
上二有併入“台”(yi2),有不併
-
蔔 匐
上有併入“卜”,有不變
-
僕 樸 撲 璞 濮
上有轉爲“卜”,有不轉
-
樸 朴
上本爲不同字,因轉寫被合併
-
興 譽 學 覺
上不同者轉爲相同
-
與 譽 舉
上相同轉爲不同
-
撐 牚
上有歸入“掌”,有不變
-
幾 畿
上有併入“几”,有不變
-
纔 讒 巉
上有併入“才”,有不變
-
穀 轂
上有併入“谷”,有不變
-
擊 繫
上相同轉爲不同
如諸君有補充或意見,盡請提出。因見評論而補充的,我會加上出處及評論者名(暱稱)。若不意被加入正文,請綴以告知。
議漢字簡繁時常見誤區
本文意在總結人們在討論簡繁漢字問題時常見的一些誤區。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有這些誤區,而有誤區的人也未必就有全部。但我相信,不論對哪一方來說,本文均有益處。
-
以爲簡繁之分衹是字體之分。
這個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誤區了。然而很不幸,課本還在不斷散播這個誤區,導致愈來愈多的人這樣想。甚至有人妄圖用計算機字體來進行簡繁轉換,實在滑天下之大稽。
先來說說什麼是“字體”。字體,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字的不同寫法,在這些寫法之下都是這個字。
例如王羲之寫的是某個字,柳公權寫的也是某個字,我們在研究的時候會將它們看作同一個字,並有唯一的“正字”用來標識。
然而,簡化字卻並非如此。它會粗暴地將原本不同的幾個字合併成一個字,也會將一個字分散成多個字。參見https://code.google.com/p/open-chinese-convert/source/browse/data/scheme/st_multi.txt
簡繁並不是“一對一”的關係,所以不是字體的區別。 -
混淆簡繁之分和地域用語之分。
這是第二常見的誤區。此誤區甚常出現,例如維基百科的一些頁面。
這個問題常見於民國退至臺灣後,共和國和民國各自對西方的新用語所進行的翻譯。以計算機術語爲例:- 英文名稱:bus interface server
- 大陸翻譯:总线 界面/接口 服务器
- 臺灣翻譯:匯流排 介面 伺服器
不論翻譯如何,得到的均衹是漢語文的叫法,你可以把大陸的翻譯寫成傳統漢字/繁體字(總線 界面/接口 服務器),也可以將臺灣的翻譯寫成簡化字(汇流排 介面 伺服器)。
本問題很好理解,而理解之後也就明白區別在哪了,自然便能用對。衹是許多人囿於“習慣”而不願意改口。 -
混淆簡繁之分和正異體之分。
這個問題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然而內心中確實有此想法。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爲和為。這兩個字都是“繁體字”,但它們互相爲“異體字”。本概念可參考這篇文章。 -
以“不方便記筆記”爲由反對恢復傳統漢字。
該問題見於絕大多數簡化字使用者。究其原因,還是文字教育工作的不完善。
絕大多數簡化字使用者無論是在何時何地,均是一套字走到底,最多在潦草和工整上進行略微取捨。
而傳統漢字教育中應當有一環即是減筆字。不同人的習慣不同,所以每人習慣的減筆字也不盡相同。且不會有人去試圖統一減筆字,因爲大家都知道這衹是速記符號,給他人看的都是整理之後的正字。
某見到的大多數傳統漢字/繁體字使用者,均是如此:知道什麼時候要用正字,什麼時候不一定要用正字;知道正字如何寫,也知道如何速寫。
例如某自己的筆記中,便是減筆字和英文縮寫混雜,字跡潦草,他人難以辨識。
我爲什麼使用傳統漢字
不知何故,這兩日關於簡化字這個東西的(討論|爭論|議論)大大小小有至少四次。這裏寫篇文章敘述一下我的觀點,同時歡迎禮貌的討論。
首先,爲了搞清楚下文所用的幾個術語,請閱讀BYVoid大牛的這篇文章。然而這篇文章中缺少一個對個人使用的漢字的稱呼,所以某稱之爲“傳統漢字”或簡稱爲“傳統字”,順便可與英文的Traditional Chinese相對應。
註:希望諸討論者不要搞混這些概念。
第一個問題:爲什麼不用簡化字。其理由如下:
- 簡化字亂合併不同的漢字。例如“後”和“后”、“干”“幹”“乾”,以至於有些號稱“精通繁體字”的人鬧出了“皇後”和“幹屍”這樣的笑話。
-
簡化字並不如課本說的那樣是“符合漢字的發展規律”的。從小學直到高中的(漢)語文課本中,均有一個很大的謊言,那就是:“漢字簡化是歷史的潮流……簡化字是符合漢字發展規律的。”然而實際上,漢字的發展規律是構成上的複雜化。本朝的簡化字卻逆歷史潮流而動。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 早先的時候只有“直”這個字,後來爲了區分不同的意義,衍生出了“值”“植”“殖”等字。
- 甲骨文中只有“云”(當然,不是這樣寫的)這個字。到了篆書的時候,爲了明確表達不同意義,分化出表達說話的“云”以及和cloud一個意義的“雲”。然而我朝的簡化字卻復了三千年前的古,如何可稱爲合歷史規律?(如果你仍然覺得合併是合理的,請問上邊的例字是不是也應該合併?)
- 簡化字並不足以稱爲一種新的“字”。歷來漢字的變化——不論是篆書到隸書還是隸書到楷書再有後來的宋體(明體)——均是整體性的,即所有字的構形都要進行一些變化,然而這些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所以變化起來沒有太大的難度。然而一簡字只有幾千個(貌似是2000餘個),而漢字總量怎麼說也有數萬個,數千對數萬,只能說寥寥。且歷史上漢字的變化有一個很重要的推手是書寫工具的變化(篆到隸、楷到宋),然而我朝搞簡化字與此並不相干。
-
簡化字沒有減少識字量,反而在事實上增多了字數。這主要是因爲符合相同“簡化規則”的字,一部分被簡化而另一部分沒有被簡化。一些例子如下:
- “幹”變成“干”,然而仍然需要記憶“擀”。
- “趙”變成“赵”,然而“肖”、“消”、“銷”等字的聲旁並沒有變成“⨯”。
- “歡”變成“欢”,然而仍然需要記憶“灌”“獾”等字。
-
簡化字事實上沒有減小識字複雜度,反而增加了複雜度。這主要是由於形聲字聲旁被替換成無意義的字以及上一條所述的原因。一些例子如下:
- “漢”“嘆”“難”本爲形聲字,但是聲旁均變成“又”,讓人完全摸不到頭腦。
- 如上述的“歡”、“灌”、“獾”等,本爲同一組形聲字,卻被簡化而打散,記憶起來難度增加不少。更嚴重的是會讓人意識不到漢字間的聯繫。
- 政治原因。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而且關於具體政治原因也有不小爭論。個人推薦參考本文末尾給出的鏈接中的那本書中的理由。
關於受簡化影響而導致混亂的字,參見我的這篇文章
第二個問題:爲什麼是傳統漢字。或者說,爲什麼不是“香港繁體”、“臺灣正體”或者別的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某的訴求是將現在與華夏數千年的傳統重新接上,讓傳統成爲我們的助力或是後盾,但絕對不是累贅。不論是香港、臺灣還是日本、朝鮮,他們用的漢字中也含有相當數量的俗字,無法完成“承接”這個任務(這個問題可以參見上邊給出的BYVoid大牛的文章最後一部分)。所以我們需要一套合適的、刨除現代政治影響下的字形,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統一漢字文化圈的漢字字形。
最後,希望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彭小明先生的《漢字簡化得不償失》。這裏給出一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