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able_bottom

标签云
Table_bottom

分类
Table_bottom

声明
文章若未特別註明,皆採用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請自覺遵守
Table_bottom

鏈。。。
Table_bottom

存档
Table_bottom

匆匆过客
88529
Table_bottom

功能
Table_bottom

搬家(博客)記

太長不看:博客遷移至 https://renyuneyun.gitlab.io/ ;wikiblog廢棄;在is-programmer的博客或許仍會同步更新技術相關文章。

 

博客在is-programmer安家很久了,稍微一算已有八年。回頭看看,這八年我經歷了許多事情,國際互聯網也經歷了很多事情。不說其他,單單是對隱私的要求便已經比八年前強了許多。

而is-programmer平臺已經很久沒人維護了(百合仙子的這篇博文有更多一點信息),其令人擔心的有兩點: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主要是指https。因爲網站登錄需要輸入密碼,沒有加密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有心人竊取到。很不幸,這個平臺的登錄並沒有自己在應用層進行加密(忽然想到了之前自己本科學校WiFi登錄的密碼是用base64轉換了一遍權當加密),所以隨便一監聽就能拿到完整的用戶名和密碼。(因而我也將我在這裏的密碼改成了一個萬一真的被他人竊取到也影響不大的。)

而對可用性的擔心則是在於萬一服務器或DNS解析停止工作(比如沒有續費),那麼該如何將自己的數據導出並搬遷到其他地方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我每次發佈新的博文後都會wget -R一遍,但由於數據不是結構化存儲的,所以對於遷移到其他平臺的方便程度還是有所擔心的。(很神奇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網站居然還在正常工作。)

所以,在考慮一段時間以後,決定要將博客遷移,改成靜態網站。其主要因素有二:

  1. 靜態網站託管服務有很多,而且再度遷移的成本很低;
  2. 數據是純文本,放在自己手裏,可以用git之類管理,分佈式保存,基本不用擔心丟失。

在定下基調之後我就在查看各種靜態網站生成軟件。在staticgen.com的列表中看了一遍,基本都是JS的天下(還有GitHub所推的Jekyll,Ruby寫的),而恰恰我既沒學過JS又不喜歡JS(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它的S),所以給我留下的可選項就不多了。簡單看過,也就剩下Hugo、Pelican等寥寥幾個可選項目。而Hugo不支持插件,所以雖然Go的效率比Python高得多而且Hugo的星更多,我也不太想選用。

之後就是對Pelican的簡單試用,但由於官方文檔和我習慣不同,未果。而這時候,正好想起來之前(按當時的視角:兩個月前)偶然發現並且在用的TiddlyWiki,於是去多方查找用TiddlyWiki做博客的可能性。幾乎順理成章地,去年(2018年)6月開始逐步嘗試將TiddlyWiki弄成博客(並且發了一篇博文記錄)。其中最主要的好處是wiki和blog的結合,並且我自己給它也直接命名爲wikiblog。然而最後,在去年秋冬之際,終於發現TiddlyWiki還是不合適(一大因素是沒有合適做博客的主題),還是需要轉向其他的靜態網站生成器。

於是又回到staticgen.com,看了一圈還是Pelican。正好當時有另一樣東西打算弄成靜態網站,索性直接上Pelican去做它。然後就是看教程、查資料,完成了基本功能,但很多地方並不明白。在向farseerfc問了一些問題以後,算是基本弄明白了插件、主題要怎麼設置(以及最坑爹的,pelicanconf.py和publishconf.py這倆!文!件!),完成了當時手上的事。但由於沒有找到合心意的主題,內心中對是否要用Pelican還是有一些猶豫。

再後來,由於一些我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決定就用Pelican了,畢竟我還是比較喜歡ReStructuredText的。雖然一些靜態博客必然會有的問題依然存在,但不影響這個方向。在斷斷續續折騰了兩個月後,最終決定就用Pelican了。但這一段時間的折騰同時讓我意識到,無論怎樣,還是不得不去做一點前端的事情,不然插件和主題都沒法定製。

前些日子終於將之前發佈在wikiblog上的文章(主要是Rust教程相關幾篇)轉移至了Pelican下,故而正式決定要將博客遷至新地址: https://renyuneyun.gitlab.io/ 。同時,之前的wikiblog也將廢棄。

但畢竟在is-programmer安家許久,告別還是要的。之後如果博客中有技術相關文章,或許也還會隨後更新/鏡像至is-programmer。

Dir605B刷機記錄

    此文章用來記錄下在學校爲了通過路由器進行Ruijie認證而刷路由器的種種。

    呃……寫這篇東西其的緣由其實很悲劇:我的路由器被我亂刷刷成磚了,我也沒有能力線刷。

    報上我的路由器型號:D-Link Dir605 B1 白色

    起初,去ddwrt官網搜索,沒有對應我的路由器的。但是經搜索,發現Dir605 B1跟Dir615 D2的硬件資源是相同的。於是去看Dir615 D2的固件,發現存在,有兩個不同的,都下載下來。同時又發現mentohust-wrt這個ddwrt的改版,其中有Dir615 D2的固件,於是下載之,同時將Dlink的官方固件下載下來待用。


    下載下來的固件按照網上所說的用16進制編輯器修改開頭的Dir615爲自己的路由器型號。這時候發現從ddwrt官網下載的固件中只有文件名中含有factory的那個此時是有效的。接下來進行刷機步驟。


    刷機過程貌似沒有網上所描述的那麼恐怖。按住Reset鍵然後給路由器連接上電源,電腦設置在內網網段,訪問之,上傳固件,之後等待就好。我傳的是mentohust-wrt的對應版本,這個版本已經安裝好了mentohust,telnet(不推薦)或ssh登陸上之後就可以直接運行。


    但是,這個版本有一個問題:不支持ipv6。由於我們學校是以流量計費的,而ipv6棧的流量不計入,Arch的更新對流量的消耗不小,並且我們學校有PT站,所以ipv6的存在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故而,我繼續搜索別的東西。本來openwrt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因爲它是不支持我的路由器的。但是後來我在論壇上搜到fonosfera這個專門爲Ralink製作的東東。我使用的發行版是Arch,並沒有裝太多用來編譯的東西,所以在虛擬機中的ubuntu上安裝相應的包進行交叉編譯。之後跟隨網站上的步驟進行,挑選合適的包直到大小可以接受。


    但是……下邊就是我的問題了。將這個包傳過去,按照官方的指導(http://trac.fonosfera.org/fon-ng/wiki/sshflash)使用mtd命令刷入。但是刷進去之後無效,於是我又嘗試將編譯得到的一個貌似是引導器的東西用mtd寫入了路由器的引導部分……結果……就此掛了……

 

鮮活的教訓……希望諸位不要跟我一樣……Boot部分千萬不要亂改……